方 芳
有個食物外賣廣告「有溫度的日?!?,描述人們在平淡的生活中自得其樂;溫暖,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香港人表面冷漠,但內心是熱的,需要一些有溫度的日子。
近兩三年香港食肆,從招待到樓面,阿叔、阿姐態(tài)度冷漠,木無表情,送上一杯水,溫水都變「冰水」,收拾枱面像與餐具有仇,聲浪吵耳欲聾,消費者長期習慣了冷漠和噪音,唯北上消費,找到了缺失的溫度。
年輕人的公司在深圳南山區(qū)辦活動,家人後續(xù)前往「萬象天地」會合消費,商場內外食肆林立,競爭也不少,咖啡店的服務生,送餐上枱,在你跟前輕輕放下,再報以微笑,有交流有溫度,先不要把食物質量、價錢和香港比較,光是服務的溫度,就已經為消費加分。
朋友是某連鎖飲食集團的高層,談及香港的飲食業(yè),簡單一句話,就是「看不到前景」。請注意,「看不到前景」並不表示「沒有前景」,大環(huán)境正在不斷變化,「看不到」是很客觀的說法。香港飲食業(yè)長期缺人,服務態(tài)度有陋習,年輕人不願意入行,面對港人「北上消費」的挑戰(zhàn),香港飲食業(yè)要生存,就要做好自己,要改變,得先從「溫度」做起。
朋友管理的飲食集團,最近從內地引入300名外勞,全部都是內地的年輕人,分別派駐入各區(qū)的分店……內地畢業(yè)生找工作僧多粥少,來港工作的薪酬較高,與內地相比是高水平,還有包住包食,有一定吸引力;資方落本請外勞,條數點計?就是期望外勞對本地餐飲帶來新氣象,提升服務質素,挽回消費者的信心。
周日到香港仔該集團的茶餐廳感受一下。這天是準備吃午餐的,掃碼點餐時,發(fā)覺有些套餐未開放操作,原來離下午茶餐還有5分鐘,笑意盈盈的年輕女侍應,把水杯輕輕放在跟前,知道我們的猶豫,主動提出為我們先點餐後下單,送餐上枱有速度、有禮貌也有交流,意外看到幾張笑臉,好奇環(huán)視餐廳環(huán)境,年輕侍應取代了阿叔阿姐,有位精神奕奕的男主管,站在一角指揮;要知道,這是下午茶時段,食客都是上年紀的長者,茶餐也不是正價,這些殷勤的服務是有點超值了;不過收拾餐具的噪音仍響亮,還有待進一步訓練和改善。
香港餐飲服務,從「有溫度的日常」改變,也是消費者所樂見的。誰不想留港消費?但這需要大家的努力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