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冀平

最喜歡自己煮羅宋湯,有湯有菜有色有味,酸酸甜甜又開胃,凡煮必是一大煲,放一兩天也依舊原味不變。羅宋湯好做又難做,有牛肉有蔬菜就行,難的是調(diào)味,正宗羅宋湯在香港很難喝得到,家居附近曾有一間以俄菜做招牌的餐館,羅宋湯和俄式沙律都差了一點(diǎn)味,炸豬排也不太對(duì)辦,還是有不少人光顧,可見俄式菜在香港有市場,可是不久這家小餐館就消失了。

至今公認(rèn)上海的羅宋湯最好,可惜《繁花》裏沒有這一筆。俄國大革命之後,大批白俄流亡到了上海,為了生計(jì),開飯館是最容易得以安身的營生,好像我的朋友去了美國,最容易做的就是開飯館,有本錢的開舖面,沒本錢的自己家就是廚房,下了班,男的調(diào)餃子餡,女的做餃子皮,包好送貨上門,餃子、煎餅、包子都有。上海愈來愈多的俄式西餐出現(xiàn)在白俄聚集的霞飛路,現(xiàn)在的淮海路,主要是炸豬排、色拉、小吃、羅宋湯,大麵包,俗稱「列巴」。上海人做羅宋湯,每樣菜都要先用黃油炒過,還要用黃油炒麵粉,加到湯裏增加濃度。

中國人吃西餐早到康熙年間,後來乾隆接替,清廷上下對(duì)西餐沒有好感,有一位官員講述西餐:「先上來的是一種流質(zhì),按他們的話叫做『蘇披』(Soup),接著是魚,有的魚就是生的,生得像活魚一樣,然後是肉,一盤盤半生不熟帶著血的肉,也是生的,沾一種汁,算是調(diào)料,用一把像劍一樣的刀,把肉一片片切下來,放在客人面前……」「牛羊肉燒得又黑又焦,又腥又硬,雞鴨不煮而用火燒,洋酒也難喝得要死,以至一聽到吃飯,我就大吐不止。」清廷大公主出席西洋公使宴會(huì),回來慈禧問吃了什麼,好不好,大公主說︰「還行,就是最後那碗黑水,奴才真是沒法下嚥。」

西餐在中國盛行之初,價(jià)格不菲,上等的4元,中等的也要3元,那時(shí)一個(gè)工廠女工一個(gè)月的工資才1元5毛錢,那時(shí)西餐一直和高貴、高價(jià)、神秘相連。後來國人漸漸接受西餐,西餐熱在清代末年竟一時(shí)大盛起來,原因是皇上溥儀受了莊士敦的鼓動(dòng),幾乎天天要吃番菜,景德鎮(zhèn)特地製作了一整套白底紫龍紋的西餐餐具,二是留洋回來的人逐漸多了,再有是聰明的中國人改良了純粹的西餐,使之附合中國人口味。羅宋湯就是改良版,真正的羅宋湯中國人喝不了,太酸太薄,故而放進(jìn)帶甜味的蔬菜,像圓白菜,以炒過的番茄醬加糖,調(diào)製湯色增加甜味,做出了中國式羅宋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