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欣

由中環(huán)的皇后大道中,沿著具有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的石板街向上走,會遇到一條叫「荷李活道」的半山腰馬路。

「荷李活」3個字和美國加州的荷里活環(huán)球影城毫無關係,而是源於早期這附近一帶種滿了冬青樹(Holly)而得名。

我常常抱著遊客的心態(tài),沉醉於在荷李活道閒逛,沿著這條路,朝著上環(huán)、西環(huán)的方向走,路面不算平整,對於習慣了平原馬路行走的人來說,稱它「崎嶇不平」也不為過。但就是這樣一條蜿蜿蜒蜒,有時拾級而上,或是拾級而下的窄仄的路,卻承載著歷久彌新的香港風情。

一百多年前,荷李活道冬青成林,如今卻「佳影難尋」,道路兩旁變換成高高矮矮的樓房鱗次櫛比,但不要灰心,荷李活道從中環(huán)延伸到上環(huán),沿途的大館(舊中區(qū)警署)、文武廟、古董舖子還有私人收藏館……總不會讓你太過失望。

如果囊中羞澀,也不要緊,只需駐足於那些古色古香的舖子外欣賞,通常店主們也不會出來打擾。走著走著,不知不覺會來到一座香火旺盛的廟宇——文武廟。

文武廟約於1847年至1862年期間落成,由文武廟、列聖宮和公所3幢建築物組成。早期,文武廟不僅是供奉文、武二帝的地方,也是華人議事及仲裁的場所。上世紀二十年代,香港司法制度尚未完善,百姓間若有糾紛,又不想到官府解決,便會到文武廟,以「斬雞頭、燒黃紙」的方式私了?,F(xiàn)時,香港慈善機構(gòu)東華三院每年都會按照傳統(tǒng),在文武廟舉行隆重的秋祭儀式,酬謝文武二帝,為民祈福。

香港人很可愛,無論吃了多少西餐,去過多少西洋國家,回到家,還是要遵循老祖宗留下的那套規(guī)矩。香港人有多洋氣,就有多傳統(tǒng)。還有那些從荷李活道向山上,或是向海邊方向(山下)延伸的一條條小巷弄(香港通常叫「里」或「街」)也有一些小小的驚喜:一個個小巧而簡陋的綠色鐵皮屋在山腰斜坡的樓梯上搭建,有的賣花、有的賣水果、有的修補鞋子、有的供應涼茶……鬧市之中的煙火氣,讓你流連忘返。

英國佔領香港後,香港的華人圈子和洋人圈子涇渭分明, 除了西環(huán)之外,中、上環(huán)荷李活道一帶也是開埠初期的華人聚居地,那時華人的生活相對窮苦得多。

香港華人善用點滴的土地資源,就這樣世世代代在山腰的斜坡上尋找可以營生的地方,那怕一小塊兒,搭起棚架,生火賣粥,吆喝著來來往往的途人前來歇腳、幫襯……如此也能養(yǎng)活全家三五口人。彼時,即便受到白人的冷眼相待,華人也沒有太多的怨言,他們吃苦耐勞,給他們什麼地方,他們便努力生存下來。

一百多年前,在這個華洋雜處的港島半山,革命偉人孫中山先生曾留下不朽的身影和足跡,但一同沉澱下來的,還有那群已經(jīng)被遺忘了的、普通香港華人上演的一幕又一幕的溫情故事。